首页 > 社会热点 > >正文

全球焦点!新春走基层丨昆明东川:小小花椒树 振兴大产业

来源:人民网-云南频道2023-02-04 10:53:12

今年春节,忙了一年的刘申祥短暂放下手头工作,“扎根”厨房,给家人和亲戚朋友露了几手。每炒一样菜,他必放花椒。“有了花椒,菜才有味道。”

刘申祥家在昆明市东川区,他是当地一家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,种花椒、加工花椒、卖花椒,是公司主营业务之一。去年,虽然规模化栽种的8000亩花椒没到盛果期,但依然有250万元的产值。随着花椒逐渐进入盛果期,他期待今年的花椒产值能突破1400万元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山坡上遍地是花椒树。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

地处滇东北的东川气候干热,山地面积大,农业发展条件不好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接续乡村振兴,当地变劣势为优势,因地制宜发展花椒产业,并将花椒列为“一县一业”主导产业。2022年,当地新增高品质花椒种植面积1.71万亩,提质增效2.44万亩,全区花椒保有量达到11.59万亩。

在东川,老百姓种花椒的历史可追溯到好多年前,不过当时管理粗放,大伙很少修枝,采摘不规范,亩产量仅100公斤左右,亩产值四五百元,想靠花椒致富很难。

如何让小小的花椒树成为致富的大产业?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东川区启动花椒产业发展“三年行动”,采取“龙头企业+农户+基地”“大户+农户+基地”“村集体经济组织(合作社)+农户+基地”等模式,全方位推动花椒产业发展。

通过招商引资,原先干工程的刘申祥借“政策东风”,2020年流转土地种花椒,准备打响东川花椒品牌的同时,带着老百姓增收致富。

刘申祥从四川高薪请来专家对栽种在东川区乌龙镇、红土坡镇的花椒品种进行改良,并对种植技术进行改进。“打个比方,一棵几年的花椒树该留多少枝条很有讲究,什么季节打什么药、施什么肥也很有讲究。”他说。

彭成福正在搬运花椒。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

种植技术提升后,花椒亩产量翻了几番。“以前亩产量100公斤左右,现在三四百公斤,等进入盛果期,亩产量能达到600公斤。”刘申祥说。

刘申祥大刀阔斧发展产业背后,离不开党委政府扶持。“每亩花椒苗政府补助500块,每亩地补助500块灌溉费,每亩地每年有300块的提质增效费……”他一一列举。

有政府扶持,刘申祥的信心更足。当地党委政府提出走现代化、设施化、高端高品质的花椒产业发展路子,他觉得这话靠谱。2021年,乌龙镇政府整合涉农资金建起花椒加工厂,刘申祥用好加工厂,延伸产业链,走规模化、品质化发展路子。

记者看到,在加工厂的产品展示厅,花椒面、花椒油、花椒啤酒等花椒衍生产品琳琅满目。“这既增强了新鲜花椒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,也提高了利润空间。”刘申祥的算盘打得挺精。

花椒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,刘申祥每年除了向加工厂所在的碑棋社区支付租金,还优先使用碑棋社区的劳动力,走实利益联结的路子。他算了笔账:每亩地每年用15个工,每个工100元每天,每年仅支付务工人员工资就要1200万元左右。

碑棋社区居民彭成福和妻子都在花椒基地务工,他负责管理花椒,妻子在加工厂做饭,两口子月工资加起来有8000元,还能照顾家里。“比在外边务工好多了。”彭成福说。

花椒制品。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

这两年花椒产业势头不错,新的一年,刘申祥打算扩种2000亩花椒,再增加生产线,进一步做强深加工。他还打算在自创品牌上下功夫,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
从种植到采摘,从加工到销售,从发展生产到带动就业,东川实现了果树满坡青山绿的生态效益、花椒飘香销四方的经济效益、种植加工就业忙的社会效益相统一,全产业链化的花椒产业让当地获益颇丰。

接下来,当地将抓住特色,调动群众,面向市场,把花椒产业做优做大,让小小花椒树成为振兴大产业。

标签: 党委政府

下一篇: 环球快播:卡尔诺
上一篇: 湖北襄阳襄州区:首次购买新建商品住房,每套可获2万元补贴